临床医学院学子在多项高水平学科竞赛中斩获佳绩 创历史新高!
随着暑期各项国家级、省级高水平大学生学科竞赛结果陆续揭晓,临床医学院学子捷报频传,在浙江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等一系列高含金量赛事中表现卓越,取得了辉煌战绩。据统计,学院学子以第一负责人身份共荣获国家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省级金奖(或一等奖)5项、银奖(或二等奖)10项,铜奖(获三等奖)15项。无论是获奖等级还是获奖数量,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创下学院在目录内竞赛中获奖的最高纪录!
国家级获奖
竞赛名 | 项目名 | 奖项等级 | 获奖团队 | 指导老师 |
2025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基于炎症调控的野马追内酯 B 缓解糖尿病心肌病的机制研究 | 一等奖 | 何明洋、李泽、朱马骏、马俊杰、郑泽航 | 韩雪、石巧娟 |
2025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白果内酯重塑神经血管单元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二等奖 | 陈述、姚亦南、来柯狄、冉高翔、邵博乐 | 俞婷、杨元宵 |
2025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冬凌草甲素通过靶向FGFR1/ERK1/2/FABP4 信号轴减轻舒尼替尼诱导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 二等奖 | 项译萱、李文静、苏升阳、李怡馨、王娅博 | 陈健、仇容 |
2025年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 【A25】浓烟环境人体目标判别【中电海康】 | 三等奖 | 郑舒文、冯洋一、陈星、郑智熠、杨越 | 张宇恒、栾一飞 |
2025年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 【A07】基于眼底医学影像的眼科疾病智能诊断系统【诚迈科技】 | 三等奖 | 宋烨磊、陈熠、唐睿骅、黎展志、童向阳 | 张宇恒、陈达之 |
2025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用于顽固性感染创面修复的 “活性氧纳米工厂” | 三等奖 | 曾国桓、靳濠铭、郑展鸿、沈楠 | 吴海滨 |
2025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仿生生长因子梯度支架促进骨软骨损伤修复的研究 | 三等奖 | 许若桐、裘湘玲、刘忠麟、刘艳、童卓轶 | 王俊娟 |
2025年第十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基于模式抗原OVA虫草多糖佐剂增强抗肿瘤作用研究 | 三等奖 | 郑舒文、虞驰、毛容奇、吕可艺 | 潘伟 |
2025年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 | 山东淄博顺诚化工有限公司2.3万吨/年二甲基亚砜生产项目 | 三等奖 | 邱董玥、阮思琪、董锦柯、周浩鹏、靳濠铭 | 邰玉蕾、潘洪涛 |
2025第十六届浙江省大学生化学竞赛 | 席夫碱 Salen 金属配合物的制备及其催化丙交酯开环聚合反应研究 | 三等奖 | 罗巧娟、王振超、张 妍、帅春溱 | 李国强、陶 锋 |
省级获奖
竞赛名 | 项目名 | 奖项等级 | 获奖团队 | 指导老师 | |
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工智能专项 | 虚拟化身——基于Wav2Lip+技术的虚拟人语音驱动智能相框设备 | 金奖 | 杨可、童向阳 | 张宇恒 | |
2025年浙江省第十七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基于炎症调控的野马追内酯 B 缓解糖尿病心肌病的机制研究 | 一等奖 | 何明洋、李泽、朱马骏、马俊杰、郑泽航 | 韩雪、石巧娟 | |
2025年浙江省第十七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白果内酯重塑神经血管单元改善阿尔茨海默病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 一等奖 | 陈述、姚亦南、来柯狄、冉高翔、邵博乐 | 俞婷、杨元宵 | |
2025年浙江省第十七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冬凌草甲素通过靶向FGFR1/ERK1/2/FABP4 信号轴减轻舒尼替尼诱导心肌纤维化的机制研究 | 一等奖 | 项译萱、李文静、苏升阳、李怡馨、王娅博 | 陈健、仇容 | |
第十五届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实验与科技创新竞赛 | 基于图神经网络与YOLOv8的烟雾下人体检测模型 | 一等奖 | 郑智熠、杨越、傅旭辉、王周晴、杨程皓 | 张宇恒、蔡芸晗 | |
2025年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 【A25】浓烟环境人体目标判别【中电海康】 | 东部区域二等奖 | 郑舒文、冯洋一、陈星、郑智熠、杨越 | 张宇恒、栾一飞 | |
2025年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 【A07】基于眼底医学影像的眼科疾病智能诊断系统【诚迈科技】 | 东部区域二等奖 | 宋烨磊、陈熠、唐睿骅、黎展志、童向阳 | 张宇恒、陈达之 | |
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丝贴灵--新一代仿生型自适应医用敷料 | 银奖 | 刘晨婷、胡越丰、徐沈园、庞可凡、刘瑾、吴语纤纤、唐浩、黄杨沛、陈乐、谷纯亦 | 花扣珍、王黎芳、王俊娟 | |
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 正脊行动:浙江省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防控的成效、挑战与对策--基于4区(县)216所学校的调查研究 | 银奖 | 程诺、陈妍冰、彭欣欣、郭贤哲、郭炜琳、蒋璐羲、王陈嘉、史智航 、王奕翔 | 王倩、叶祥明、陈定湾 | |
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工智能专项 | RetinaAI视网智医--基于EA-SinGAN的双支可解释眼疾诊断系统 | 银奖 | 陈熠、胡琳斌、赵梦佳、褚嘉豪、凌嘉怡、董男 | 张宇恒 | |
第十五届浙江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专业赛道 | 无 | 银奖 | 方馨悦、万翃翎、邬若琳、陈佳璐 | 张锋、黄雅青、邵一俪 | |
第十五届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实验与科技创新竞赛 | RetinaAI视网智医--基于EA-SinGAN的双支可解释眼疾诊断系统 | 二等奖 | 陈熠、胡琳斌、赵梦佳、褚嘉豪、凌嘉怡 | 张宇恒 | |
2025年浙江省第十七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基于模式抗原OVA虫草多糖佐剂增强抗肿瘤作用研究 | 二等奖 | 郑舒文、虞驰、毛容奇、吕可艺 | 潘伟 | |
2025年第十九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华东区) | 山东淄博顺诚化工有限公司2.3万吨/年二甲基亚砜生产项目 | 二等奖 | 邱董玥、阮思琪、董锦柯、周浩鹏、靳濠铭 | 邰玉蕾 潘洪涛 | |
浙江省第十三届大学生中华经典诵写讲大赛"典润之江"经典诵读个人组 | 无 | 二等奖 | 余秉玲 | 王凤双 | |
2025年第十六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 | 【A08】车辆零部件的表面缺陷视觉检测系统【锐捷网络】 | 东部区域三等奖 | 吴启阳、周雯佳、徐吉欣、唐彬、丰含情 | 颜美艳、张宇恒 | |
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红色专项赛 | 石榴红映畲乡新颜——郎村畲乡共富路径实践探索 | 铜奖 | 刘海凤、李紫娴、刘雨航、董涵驰、金燕、成哲怿、强正华 | 孙觊侬、邬帅 | |
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工智能专项 | 心眸——多维眼动AI赋能的抑郁症早筛先行者 | 铜奖 | 宋烨磊、许昌鋆、李其桦、赵非墨、郭雨露、黎展志、董男、陈超、傅文豪 | 张宇恒、陈达之 | |
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工智能专项 | 基于AI盒子的防泄露儿童房自动监控设备设计与开发 | 铜奖 | 刘海凤、樊丽彤、许嘉仪、程雨轩 | 栾一飞 | |
浙江省第十九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人工智能专项 | 化声为“盾”——基于声纹识别技术的高泛化性网络欺诈检定系统 | 铜奖 | 方书涵、申屠豪杰、陈燚清、李好钰 | 张宇恒 | |
第十五届浙江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专业赛道 | 无 | 铜奖 | 陆煌洁、吴佳怡、钱柚吉、陈佳明 | 苏丹、杨运北、赵瑜 | |
第十五届浙江省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临床医学专业赛道 | 无 | 铜奖 | 李夏、朱政、陈琪、何诗雨 | 王郁杨、蒋成行、俞益萍 | |
第十五届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实验与科技创新竞赛 | 基于Matlab的康普顿效应物理仿真平台 | 三等奖 | 陈曦露、陈瑜、陈瑶、陈子宁、戴思羽 | 毕鑫涛 | |
第十五届浙江省大学生物理实验与科技创新竞赛 | 基于普尔钦斑与多维眼动AI分析的抑郁症早筛设备 | 三等奖 | 宋烨磊,李其桦,赵非墨,许昌鋆,杨乐妍 | 张宇恒、蔡芸晗 | |
2025年浙江省第十七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用于顽固性感染创面修复的 “活性氧纳米工厂” | 三等奖 | 曾国桓、靳濠铭、郑展鸿、沈楠 | 吴海滨 | |
2025年浙江省第十七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仿生生长因子梯度支架促进骨软骨损伤修复的研究 | 三等奖 | 许若桐、裘湘玲、刘忠麟、刘艳、童卓轶 | 王俊娟 | |
2025年浙江省第十七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基于机器学习进行多组学数据整合 6-PGD作为实体瘤潜在预后生物标志物机制研究 | 三等奖 | 沈嘉均、潘幸欣、吴念念、章豪、周佳奕 | 韩伟、戴方伟 | |
2025年浙江省第十七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SDT驱动的抗菌纳米酶在感染性伤口治疗中的作用 | 三等奖 | 关琪、董玟希、毛雨婷、郭雨露、李欣雨 | 张雅雯、尹丽娜 | |
2025年浙江省第十七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新型USP7小分子抑制剂P6620通过下调LRRC41诱导肝细胞癌细胞凋亡的机制研究 | 三等奖 | 褚嘉豪、朱家瑶、蔡涛、郑智熠、刘蓓蓓 | 程丽艳、陈阳阳 | |
2025年浙江省第十七届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科学探究类) | 递送抗肿瘤靶向肽的益生工程菌构建 | 三等奖 | 童思露、李晨萌、杨丽斯、罗丹、狄品汝 | 方梦蝶 |
学院将创新创业教育视为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为本次历史性突破提供了关键支撑。具体举措包括:将双创教育深度融入新生始业教育,成立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作为实践平台,打造“晟睿英才”科创训练营品牌项目,并积极为学生对接科研导师,形成了一套从启蒙、实践到深造的完整培养体系。此次佳绩既是对过往工作的肯定,更是迈向未来的新起点。学院将持续深化这一培养体系,期待学子们再创辉煌,为学院和学校的发展贡献更多智慧与力量。
(图文/张宇恒;终审/颜美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