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就直通车”第四站--临床医学院开展双创团队经验分享沙龙
为了确保创新创业工作顺利开展,方便同学们学习创业团队在参赛时的经验,临床医学院特意开通“创就直通车”第四站,为同学们精心策划了一场获奖团队经验分享沙龙。1月15日中午12点,在博爱楼K115教室,参加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省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校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奖的四个团队分别进行经验分享,临床医学院辅导员杨淑娇老师主持了分享会。
2017年,临床医学院的创新创业项目收获颇丰。在项目申报上,我院王静老师成功申报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创新训练项目),获得1万元的项目经费。在第三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浙江省100 余所高校的4488支团队报名参加的比赛,参与人数达2.3万人次。我院老师积极申报“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成功申报大赛项目8项,进入校赛5项,参赛项目成绩斐然。其中王静老师指导的临床1601班王正等同学参赛的“互联网+微信版糖尿病前期干预管理平台”项目获得校赛二等奖,杨淑娇老师指导的口腔1601班顾煜婷等同学参赛的“移动医疗儿童口腔智能掌上APP——宝芽”项目团队,陈利丽老师指导的临床1612班邵倩倩等同学参赛的“3P式开放性课堂反馈系统”项目均获得校赛三等奖。大赛网评阶段各校共推荐了612个团队进入复赛,经复赛评审,226支团队入围决赛,我院“互联网+微信版糖尿病前期干预管理平台”项目团队成功进入决赛阶段,荣获省赛创新组铜奖的好成绩。
成绩是暂时的,为了让双创工作有持久发展,临床医学院获奖团队进行经验总结。“互联网+微信版糖尿病前期干预管理平台”项目负责人王正从申报书规范的重要性、团队的凝聚力、现场答辩的准备等方面进行分享;“移动医疗儿童口腔智能掌上APP——宝芽”项目负责人从对口腔专业知识重要性的理解,项目初心引发对职业的思考等方面进行了分享。“3P式开放性课堂反馈系统”项目负责人从团队默契、上场的自信等方面进行了分享;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团队从团队配合、全员参与等方面进行分享。分享会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此次的分享沙龙,让参赛同学在获得荣誉的同时也能及时总结,理清思路,为准备参赛的同学灌输了创新创业的理念,奠定好参赛基础。临床医学院“创就直通车”将为同学们开设更丰富的活动,增强我院的创业就业氛围。(文/杨淑娇 图/费晓雯)